查看原文
其他

黄宾虹“写”出来的花鸟

2017-03-24 中国画研究► 当代国画


黄宾虹“写”出来的花鸟

整理编缉_《当代国画》

文章来源_网络




黄宾虹是一位学者型的画家,也是我国杰出的山水画大师。他既师古人,更师造化。其山水画色调浓黑,浑厚华滋。世人皆知黄宾虹的山水画堪称一代宗师,然而,他的独具风貌的花鸟画也鲜为人们熟知和推崇。他的花鸟画不是偶尔涉笔,而是从年轻到垂暮之年一直在画。



  早年他的花鸟画受扬州著名画家陈崇光的影响。继承的是沈周、陈白阳“观物之生”的理念,走的是草书笔法和水墨或色彩渲染来表现“物物有一种生意”的写意路径。所以较早期的花卉题材,多取山花野卉的用笔、落墨、构图,但见轻捷和单纯,尤其用色,唯美唯柔,似手边随意流泻的温情。专擅花鸟大写意的潘天寿先生就称黄宾虹先生山水为“绝妙”,其花鸟为“更妙,妙在自自在在”。



  在近现代的中国画坛上,黄宾虹无疑是最具有代表性的杰出画家之一。诗文、书法、金石、画学造诣皆深,其中绘画成就最高,又以山水名气最大,偶作花鸟草虫。黄宾虹与以大写意花鸟名世的齐白石相比,黄宾虹则以其独特的山水画风引人瞩目,他们各自在花鸟、山水领域独树一帜。



  齐白石擅长花鸟画,偶作山水;黄宾虹在山水领域驰骋之余,也偶作花鸟。二人皆风格独特,妙趣天成。齐白石以其花鸟画笔墨趣味所作的山水画和黄宾虹以其山水画笔墨精神所作的花鸟画都赢得世人的称誉,这是一个意味深长的现象,从中我们不难发现两人对中国画笔墨法则与精神都有独到的领会,是画坛里难得的能够融会贯通的高手。



  作为一个典型的“借古开今”的画家,黄宾虹有深厚的传统功底,修养全面。他的花鸟画属于“偶尔为之”,早年受扬州著名画家陈崇光的影响,后来因为做编辑工作,大量接触历代名画,取法更为广博,在学习传统时能够取其精而不为所囿,敢于创新,造诣很高。



  很长时期以来黄宾虹的花鸟画为山水画的盛名所掩盖,这主要和他的花鸟画作品问世较晚且数量相对较少有关,但决不可否认他的花鸟画所达到的艺术高度,所作花鸟,可以说很少有不佳之作。黄宾虹认为画山水要有神韵,画花鸟要有情趣,并且在创作中极力体现,他的花鸟画不像山水那样层层累积,大多构图简洁,轻松自然。



  欣赏黄宾虹的花鸟作品,可以看出与其山水作品一样,他比较注重写生,在绘画的过程中不断尝试和实验新的技巧和方法,把文人的深厚学养和艺术家特有的细腻敏感都渗透到作品中。黄宾虹推崇以书法的笔法和金石的趣味作画,一波三折,含蓄有力,刚柔得中而变化万千,下笔重,运笔狠,点、曳、斫、拂、披、转、顿、挫,方法多变,技巧纯熟,或快或慢,或齐或整。



  在用笔上他又有特别的优势,讲究平、留、圆、重、变;用墨上他强调笔墨“淋漓而不臃肿”,尤其是关于宿墨与清墨诸法进行突破性的研究与运用,有浓、淡、破、泼、积、焦、宿七墨,这使他的花鸟画别开生面,洋溢着特有的“黄宾虹”味道。正是包括宿墨与清墨这类历来为花鸟画家视为大忌的墨法的渗透与移入,才熔铸成黄宾虹花鸟画华滋浑厚、秀静妍润的魂魄。



  黄宾虹的花鸟画在用色上更是出奇的好,相对其山水来说变化更加丰富,他能够率真地去吸收民间色彩的感觉,有些作品有显著的民间瓷绘色彩的特点,青绿和玫红的运用特别得心应手,有民俗感而绝无尘俗味,变戏法似的颜色结合真可谓浑然天成,特别注重用“脏”色和“浊”色,很多作品初看灰灰的一团,细看里面能包含着各种不同的细微变化,丰富厚重,精妙之至。



        黄宾虹——名质,字朴存,亦作朴丞,号村岑,别署予向、虹卢,中年更号宾虹,以号行,室名滨虹草堂,祖籍安徽歙县,生于浙江金华。 早年支持康、梁维新,拥护辛亥革命,辗转于金华、杭州、歙县、扬州、芜湖、南京之间,学习古文化,兼习绘画、金石 。 1907年起居上海 。 1937年应邀赴北平审定故宫书画,并任教于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闭门作画著述十年,积画多达万余件 。 1948年出任杭州艺术专科学校教授 。 1949年任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教授,兼任北京民族美术研究所所长 。曾当选为华东美术工作者协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委员 。擅长中国画山水、美术史论、书法篆刻、诗歌等 。平生遍游名山大川,写生作画 。传世作品《山水卷》等藏于故宫博物院,《蜀江归舟图》藏于上海博物馆,《焦墨山水》藏于浙江省博物馆,《九子山》等藏于中国美术馆 。出版有《黄宾虹纪游画册》、《黄宾虹山水画册》、《黄宾虹山水画集》、《黄宾虹写生画册》、《黄宾虹山水写生画册》和《黄宾虹画集》等画册多种 。编著有《美术丛书》及《神州大观》、《神州国光集》、《中国名画集》等 。







| 分享朋友圈才是王道 |


整理编缉_小白

本文/图片 均来自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文言论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转载请注明来源







点击“阅读原文” 阅读更多《近代研究》文章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